武川县政府网/武川县政府网站官网
14
2025-09-04
长按下方图片保存,到QQ扫一扫添加客服好友 |
1 、绥远省是中国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 ,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南部地区 。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 ,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 ,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
2、古代的绥远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地区。具体来说:地理位置:绥远地区涵盖了现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南部区域。历史沿革:绥远在清朝时期被称为归绥道,隶属于山西省管辖 。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其从山西分出 ,与兴和道共同建立了绥远特别区。
3 、绥远是现在的内蒙古中部地区。具体来说:地理位置:绥远省原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地处中国北部,其辖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省会变迁:绥远省的省会原为归绥 ,抗战时期省会改为陕坝。历史沿革:中华民国时期,绥远省是塞北四省之一。
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重修过程如下:初步修复阶段:自1997年起,当地政府对得胜沟的八路军司令部和李齐沟的“郝区政府 ”等遗址进行了修复和重建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重现历史原貌,让后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当年的抗日斗争历史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自1964年起就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享有全国知名革命圣地的美誉。自1997年起 ,当地政府对得胜沟的八路军司令部和李齐沟的“郝区政府”等遗址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力求重现历史原貌。
历史背景与地位得胜沟红色纪念馆位于内蒙古武川县得胜沟乡,核心展区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作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胜沟曾是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也是连接陕甘宁边区与苏蒙国际通道的红色交通枢纽。
月底,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游击队2300余人 ,由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政治委员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吉吉 率领,冒雨穿过平绥铁路,突破敌防线 ,进入武川县境,9月1日到达大青山。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武川县得胜沟乡的最南端,大青山深处 ,辖地面积490平方公里,距呼和浩特市约70公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国家100个景点项目之一 。开辟这一地区 ,使其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对坚持绥远抗战,牵制日军向大西北的进攻 ,掩护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翼侧,具有重要意义。
抗战老区包括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台儿庄大战遗址、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东窑子村,这一地区是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队伍驻扎战斗过的地方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武川县第五小学成立于2007年8月20日,位于武川县移民区兴盛社区 。学校是在县委、政府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优化教育资源 ,由政府出资,通过购置原私立实验学校的全部教育资源组建的六年制完全小学。在2007年12月,学校被武川县妇女工作委员会命名为“武川县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
2 、简介:武川县第五小学成立于2007年8月20日 。学校坐落在武川县移民区兴盛社区 ,是县委、政府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优化教育资源,由政府出资,在购置原私立实验学校的全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组建的六年制完全小学。二00七年十二月 ,被武川县妇女工作委员会命名为“武川县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
3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武川县第二小学,创建于1965年,其校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2600平方米 。学校目前拥有学生数量超过2000人 ,设有35个教学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所小学被授予了市级教改实验小学、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称号,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