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现代车型,进口现代车型大全图片】
3
2025-07-28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8日电(胡嘉琛)60多年如一日,帮人所需、解人所难 。如今,年过八旬的王桂珍仍然惦记着邻里乡亲的生活 ,但凡身体允许,她都会来到位于新疆呼图壁县的“阿同汗 ”志愿服务工作室,询问志愿服务近况。
在王桂珍的影响下 ,当地志愿服务群体如“滚雪球”般壮大,并建成全国首个县级“志愿之城”。此为缩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 ,注册志愿者已突破300万人,年均服务时长翻两番 。
如“金子 ”般照亮他人
1958年,王桂珍嫁到呼图壁县呼图壁镇双桥社区,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她的邻居尼亚孜汗患病偏瘫 ,丈夫早年病故,子女都不在身边。王桂珍感慨邻居生活不易,便为她收拾房间、洗衣做饭。
尼亚孜汗将王桂珍的善举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临终前,尼亚孜汗握着王桂珍的手,眼含热泪说:“这一照顾就是近10年 ,你有金子般的心,你就是‘阿同汗’(金子般的心)。”
2017年,阿依提拉汗老人由于慢性肠胃炎住进医院 ,适逢王桂珍丈夫也生病住院,王桂珍知道后就在医院楼上楼下两边照顾,遇到身体吃不消 ,她就叫来两个女儿轮流照顾。9天后,阿依提拉汗老人出院 。
几十年来,王桂珍持续无偿照顾了近300位老人与留守儿童,并长期帮扶16位老人和残疾人 ,在她的细心呵护下,7位孤寡老人得以安享晚年。
王桂珍的生活从未宽裕,面对外人的不解 ,她只是默默继续行善。“看见别人有困难不帮上一把心里难受 。帮了他们,我的心里也踏实很多。”
从一人行到众行远
2012年,得知陈江家庭压力大 ,王桂珍端来热腾腾的拉条子,与她拉家常让她放宽心。此后,王桂珍每天往返六公里帮助陈江 。如今 ,陈江已成为“阿同汗 ”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奔走在帮助他人的路上。
去年,陈江得知阿斯也木身患冠心病和白内障 ,还接连经历家庭变故,便与志愿者隔三岔五地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还凑钱为阿斯也木缴纳医保费用。
“我记得有一次和王桂珍去志愿服务,她要步行数公里 ,只为省下打车钱给他人买生活用品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我,善举不是要做多大的事,而是体现在每一件小事里。”陈江说。
2012年 ,以王桂珍为队长的“阿同汗 ”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从不理解到认可,当地民众追随她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爱心妈妈”“雷锋车队”“团结之花”“健康快车 ”等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
作为“阿同汗”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海尼沙·木汗也曾接受过王桂珍的帮助 ,如今她也成为一名志愿者。“起初我不理解,为什么自家情况不优越还要帮助别人 。跟着王阿姨做公益久了我才感受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大家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
小城大爱铸就“精神地标 ”
2015年起,呼图壁县将每月的30日设立为“全民公益日”,全体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2016年 ,王桂珍所在的双桥社区,改名为阿同汗社区 。
“阿同汗 ”已经成为呼图壁县的一面旗帜。十多年来,“阿同汗”志愿者服务队从“一个人的坚守”变成“万人同行 ”,后成立的“阿同汗”志愿服务协会已有2.6万名注册志愿者 、180支分队 ,开展帮扶活动3.6万余次,惠及20万各族群众。
2024年9月,王桂珍站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领奖台 。次年元旦前 ,她将奖金全数捐给志愿者协会。她说,很高兴看到志愿服务队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将爱与温暖传递。(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