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累计本土确诊31例,天津累计确诊病例】
5
2025-07-28
东方网7月28日消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由上海算丰信息联合多家科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共同研发的国产软硬件一体高密度算力机柜——Shanghai?Cube首次公开亮相 ,成为展会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焦点 。这款对标国际顶尖水平的产品,不仅填补了国产高密度算力“大系统”的空白,更实现了从芯片级到系统级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为中国在全球算力竞赛中抢占制高点注入了强劲的“上海加速度”。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1-C1025展位,一面由算力服务器组成的“算力墙 ”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这正是首次公开展示的Shanghai?Cube国产高密度机柜。该产品是算丰信息联合沐曦集 、云合智网、道客、无问芯穹 、复旦大学、创智学院和模合信息等多家顶尖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 ,协同攻坚克难的成果 。
Shanghai?Cube国产高密度机柜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原生设计、正向开发”的软硬件深度一体化集成。它并非简单拼装,而是将国产高性能GPU芯片(沐曦) 、国产网络交换芯片(云合智网)、国产液冷系统、国产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道客)等所有关键软硬件,像精密仪器一样从头整合优化。实测数据显示,其算力密度(单一标准机柜包含128张GPU模组)与整体性能已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 ,Shanghai?Cube已进入量产阶段,首套样机已成功部署于复旦大学上海张江校区,并完成了对DeepSeek?671B和其他主流大模型的高效推理及训练支持 ,以及与多个科学计算和算力调度平台的适配。
算丰信息首席顾问陈达亮在展台介绍时说:“简单来说,Shanghai?Cube就是把芯片、存储 、网络、管理节点等硬件,与操作系统、计算平台 、调度软件、AI平台这些软件 ,从头到尾深度整合在一起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他还强调,其“芯脏 ”(GPU芯片)、“脉络”(智能网卡和网络交换芯片) 、“循环系统”(液冷系统)、“控制平台”(操作系统与调度平台)等所有核心部件,全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 ,参与Shanghai?Cube研发的企业多数为上海本地企业 。在国家推动算力高质量发展以及上海政府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目标下,Shanghai?Cube堪称中国算力别具特色的“上海方案”。它的成功研发 ,标志着中国在突破算力供应链“卡脖子”困局上迈出关键一步,不仅填补了国产高密度算力大系统产品的空白,更展现了打造自主可控AI全栈生态链的“上海方案 ”的实践力量。
Shanghai?Cube的亮相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AI全栈生态崛起的缩影 。作为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磅配套活动 ,算丰信息于7月27日下午主办了“智聚东方·链通全球”生态论坛。论坛聚焦“国产全栈集成”与“沪港合作走向世界 ”两大核心议题,汇聚了产 、学、研、用各方力量,共谋国产算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与全球合作。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王延峰、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徐润安、香港宽频集团总裁叶成辉等海内外重量级学术与产业领袖发表了主题演讲 。同时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仪电、无问芯穹、沐曦等众多机构的学术专家 、创始人及高管也参与了座谈与分享,深入探讨产业生态合作机制。
Shanghai?Cube的全球首秀与“智聚东方·链通全球”生态论坛的举办,生动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AI发展“战略高地” ,践行“对内筑牢根基、突破技术封锁,对外开放协作、推动数字公平 ”的双重使命。在算力定义生产力 、算力定义国力的新时代,Shanghai?Cube及其所代表的国产全栈集成能力 ,不仅为各行各业在AI时代赢得市场先机提供了强大引擎,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在AI基础设施工艺与生态构建上不容忽视的竞争力 。量产在即的Shanghai?Cube及其背后的协同创新模式,正加速推动中国在全球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